首页 > 矿场 > 动力电池回收的“千亿蓝海”背后:合规渠道抢不过“小作坊”?
金融界网站  

动力电池回收的“千亿蓝海”背后:合规渠道抢不过“小作坊”?

摘要: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数年来急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掀起动力电池退役潮。在千亿级的蓝海之下,有头部企业争相抢占赛道,也有野蛮生长的“杂牌军”“小作坊”。 截至5月17日发稿,动力电池回收板块报710.48点,涨幅0.17%,换手0.11%,总成交额7.63亿元。自4月27日以来,该板块连续12个交易日走出阳线。退役高峰期来临 公安部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数年来急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掀起动力电池退役潮。在千亿级的蓝海之下,有头部企业争相抢占赛道,也有野蛮生长的“杂牌军”“小作坊”。

截至5月17日发稿,动力电池回收板块报710.48点,涨幅0.17%,换手0.11%,总成交额7.63亿元。自4月27日以来,该板块连续12个交易日走出阳线。

退役高峰期来临

公安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3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891.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9%。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724.5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27%。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1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总量的16.91%,同比增幅138.2%,呈高速增长态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方兴未艾,一个疑问越来越被外界提起——废旧的电池该怎么处理?

理论上而言,动力电池使用5至8年,容量会衰减到70%至80%,基本无法满足出行需求,自此宣告退役。以2014年作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扩容的开端,2022年左右则迎来动力电池退役的第一波高峰,而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应运而生。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现存动力电池回收企业5.36万家,其中近一年内成立的有3.32万家,占比超六成。

一家位于深圳的回收公司的负责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公司在三四年前进入锂电池回收行业,以梯次利用为主,回收量每年都在增长,今年目前的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

他说到的“梯次利用”,是动力电池回收后的一种处理方式。梯次利用在于保留动力电池基本性状,利用其残存的循环使用电量性能,应用到储能、通信等对电池能量密度要求不高的领域。另一种主流处理方式为再生利用,也叫做拆解回收,通过提取电池中的锂、钴、镍等金属原材料,实现变废为宝。

入局者众多

作为产业链最后一环,动力电池回收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觑。东亚前海证券研报指出,至2030年,需要回收处理的动力电池总规模或将达到237万吨,其中包括153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和84万吨三元电池,届时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达到1074.3亿元。

入局者也纷至沓来。以电子元器件回收起家的格林美为例,该公司2015年便切入动力电池回收领域。公司对外介绍称,2021年,其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收1.51亿元,同比增长61.63%,动力电池梯级利用装机量1.06GWh,进入GWh时代,同比增长89.29%,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全面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

与格林美分一杯羹的,是宁德时代控股的邦普循环。根据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0年锂电池回收企业以格林美和邦普循环为主,从实际处理量来看,二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50%。4月14日,邦普循环下属公司与印尼企业签署协议,共同打造镍矿开采和冶炼、电池材料、电池制造和电池回收等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总投资不超过59.68亿美元。

此外,诸如LG、三星、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电池企业纷纷进军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天奇股份也尝到了电池回收的甜头,据其2021年年报,锂电池循环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板块,实现营收8.96亿元,同比增长214.07%,占总营收的23.72%,毛利率高达35.68%,远超其余四项业务。

“正规军”的困境

截至目前,工信部已累计公布三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从20多家逐步扩容至47家。

进入白名单的“正规军”,固然获得政策加持和行业认可度,但仍无法避免与“杂牌军”、“小作坊”分庭抗礼。业界分析,2021年,通过正规渠道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仅有20%到30%,其他多流向非正规渠道。根据天眼查数据,国内注册资本在200万元及以下的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有2.31万家,占比超43%。

非正规渠道之所以能手握大量废旧动力电池,在于其回收价格高昂。《国际金融报》记者询问多个从事动力电池回收的个体户或小微企业,对方开出的价格区间在200元一度电至400元一度电不等,需要视电池状态而定。问及定价标准,对方均表示,是以原材料市场情况为根据,容易产生波动。前述深圳某回收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我们肯定也囤货,有些需求量比较大的我们就囤得多一些,如果是一般的就赶紧出手,主要看价格。”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碳酸锂、氢氧化锂等电池原材料涨价幅度特别高,通过回收动力电池可以减少电池厂的生产成本,这也推动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价格不断创下新高。”

而受制于环保、安全等标准,“正规军”回收成本更高,难以开出高价,因此在抢夺货源上处于下风。即便是格林美这样的头部,其2020年和2021年的动力电池回收量仅有1万吨和3万吨,但根据规划,公司计划在2025年实现回收超过25万吨动力电池,悬殊巨大。

但“正规军”与“杂牌军”、“小作坊”的斗争,不止是利润的攫取,更是对环境的危害与否。张翔介绍到,“锂电池的电解液泄漏会对土壤产生污染,而且土壤吸收废旧电池材料的能力非常差,污染后的土壤需要很多年才能恢复正常。动力电池回收是一个技术门槛比较高的行业,如果技术达不到,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汽车退役的电池约有25GWh,即20万吨左右,预计2025年达到116GWh,即78万吨。如果大量的废旧电池无法得以专业化处理,对环境的伤害则难以估量。

张翔对记者指出,“面对现状,政策端要发力,出台相应的管理政策,对动力电池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并且给动力电电池回收企业创造条件,在税收等方面进行扶持。”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