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头号玩家》预言了互联网的未来?
币圈研究院  

科技巨头纷纷入局“元宇宙”,《头号玩家》预言了互联网的未来?

摘要:2021年,"元宇宙"概念突然升温,让科技巨头们趋之若鹜。元宇宙和今天的互联网有怎样的联系?它是巨大风口,还是巨大噱头?

2021年,“元宇宙”概念突然升温,让科技巨头们趋之若鹜。元宇宙和今天的互联网有怎样的联系?它是巨大风口,还是巨大噱头?

撰文/记者 丁林 编辑/丁林

新媒体编辑/聂淑芳

“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去任何地方。你可以在金字塔上滑雪,可以和蝙蝠侠一起攀登珠峰……”

2018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头号玩家》中,贫民窟少年韦德·沃兹在虚拟网游中如鱼得水,流连忘返。电影中的人们通过VR(虚拟现实)头盔进入这个名为“绿洲” 的虚拟世界。

现实中,有许多科技巨头认为,互联网的未来正是类似的虚拟世界。只不过,这个虚拟世界的名字不是“绿洲”,而是“元宇宙”。

今年7月底,脸书CEO马克·扎克伯格在一次财报电话会议中提出,脸书应该以“元宇宙公司”的形象为人所知。他希望脸书公司在5年内完成这一战略上的转变,并在2020年代末,让主流人群用上可靠的VR头盔和AR眼镜。最终,人们会以VR的形式沉浸在这个虚拟世界,或者以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方式让虚拟世界的一部分整合到真实世界中。

由于疫情期间人们变得更“宅”,脸书公司在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从广告业务中赚得盆满钵满。扎克伯格这时候突然宣布改变商业模型,显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在扎克伯格提出雄心的数周之后,其公司就为需要远程工作的人群推出了一款VR工作空间。

除了脸书之外,苹果公司在去年5月确认收购VR初创企业NextVR;今年4月,游戏公司Epic Games宣布已经筹集到10亿美元投入其元宇宙计划;腾讯公司不仅大量持有 Epic Games的股份,还投资了另一款元宇宙游戏 Roblox;今年5月,微软公司宣称正在努力打造“企业元宇宙”;8月底,字节跳动斥资90亿元收购国内VR硬件创业公司Pico(小鸟看看)布局元宇宙;在韩国,一个名为“元宇宙联盟”的组织,正在游说当地政府和企业合力研发一项开放的全国VR平台……

“元宇宙”逐渐成为了席卷全球的科技热点,如今还没点元宇宙标签的科技企业,大概“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但普通人的关注点主要在于:这元宇宙是个啥?

▼▼▼

“元宇宙”的科幻起源

元宇宙(metaverse)这个概念最早由美国科幻作家尼尔·斯蒂文森在1992年的小说《雪崩》中创造。根据小说的描述,未来的人们在一个沉浸式数字世界中,以虚拟替身的形式相互交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前的互联网让我们能够打破物理界限,与远方的人们联络。但提供便利的同时,媒介的形式也大大限制了人际交往的体验—我们只能通过平台提供的有限方式(如即时信息、邮件、视频)进行互动。史蒂文森预见到,未来的互联网将是一个立体的虚拟生活空间。人们可以随时进出这个虚拟空间,并在其中与他人即时互动、与虚拟世界互动。

元宇宙这个词,虽然越来越多地被用来形容互联网将演化成一个虚拟世界的愿景,但它还没有个明确统一的定义。史蒂文森本人对于元宇宙应该是什么样,也没有说法。他本人在2017年接受《名利场》采访的时候解释,他当年只是顺手杜撰了这个概念。

另一方面,芯片巨头英伟达公司的“全宇宙”Omniverse,增强现实公司Magic leap的“魔宇宙” Magicverse,马化腾提出的“全真互联网”,《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描述的“镜像世界”,以及“AR云”“空间互联网”等概念,都有元宇宙的影子。而在《雪崩》出版之前,科幻概念“赛博空间”也有类似的性质。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元宇宙、全宇宙等概念的种种特点,像极了科技巨头们理想中未来互联网的样子。

△8月12日,英伟达通过纪录片《在元宇宙中连接》自曝,该公司CEO黄仁勋今年早期的一次演讲期间,有十几秒的影像是Omniverse技术平台制作的数字替身(图片来源:英伟达)

如果非要给元宇宙一个定义的话,就是互联网的未来时。元宇宙一词的前缀“元”(meta)意味着超越,科技公司选择使用这个词汇,突出了它超越互联网的属性。今天的我们所能接触的互联网,是一个隔着小屏幕“围观”的二维世界,而巨头们设想中的未来互联网,所有人都将“身在其中”。

▼▼▼

不只是虚拟现实

元宇宙概念的实现有赖于虚拟现实等技术,但它和单纯的虚拟现实有什么区别?

从体验上来说,今天的虚拟现实技术,用户们在参与上是相互孤立的。而元宇宙被认为是拥有统一标准的,用户之间可即时交互的虚拟现实。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今天的在线音乐和过去的磁带音乐、今天的在线游戏和早期的游戏掌机。同样是听音乐和玩游戏,过去的体验是孤立的,未来是互通的。

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媒介与信息学副教授拉宾德拉·拉坦曾撰文指出,元宇宙有三个关键特征:现实感、互通性和标准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首先,虚拟空间只有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甚至打造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才能让在线互动更加“以假乱真”,提高人们交流的质量。目前,VR技术是实现这种现实沉浸感的有力工具。脸书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叫做“现实实验室”。这个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元宇宙中的“存在感”—那种身临其境的忘我氛围。这个团队中的许多工程师,都有网络游戏开发的背景。

其次,互通性意味着人们的“虚拟存在”能够在元宇宙的“各个星球”(例如工作星球、娱乐星球等)间无缝切换。这种愿景就要求科技企业之间打破现有的小花园式“生态系统”的藩篱,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去中心化的世界。逐渐成熟的区块链技术将被应用到元宇宙中,作为人们购买虚拟货物和服务的技术基础。

最后,技术上的标准化,则是元宇宙中各个平台互通性实现的基础。从印刷到即时通讯,面向大众的媒介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才会被广泛采纳。目前,“开放元宇宙互通组织”(OMIG)等国际机构已经在制定相关标准。

▼▼▼

“元宇宙”现实吗?

不难想象,如果要创造一个生机勃勃的虚拟世界,相关的VR、AR设备就需要像今天的智能手机一样广泛普及,且便于携带和使用。

△在最近上映的电影《失控玩家》中,主角戴上玫瑰色眼镜后意外看到一个“平行世界”(图片来源:连线)

但这不是个简单的任务。目前为止,小巧轻便的VR头盔常常画质有限,高性能的VR头盔则被数据线“拴”在电脑边。虽然近年来VR头盔变得越来越轻便和平价,但该技术的应用,始终局限在一个较小的群体(游戏发烧友)之内。

早在2014年,脸书就并购虚拟现实公司Oculus,扎克伯格在2017年还公开宣布,公司未来的目标是“让10亿人使用虚拟现实”,但这个目标与现实还有不小的落差。

另外,正如今天的互联网产业可以分为硬件、软件、服务等方方面面,元宇宙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VR技术之外的其他技术积累;互联网上的侵犯隐私、语言暴力、诈骗、成瘾等问题,也不是“移民”虚拟世界能够简单解决的。

既然如此,元宇宙概念为什么突然火起来?《连线》英国版指出,在过去一年多的疫情期间,人们的出行多多少少受到限制,因此许多人际互动从现实世界中转移到了网络上。例如,不少人尝试了视频会议,一些人在《我的世界》中参加毕业典礼,另一些则在《动物森友会》中举办婚礼……人们发现,虚拟世界未必就是虚无的,它们也可以对现实产生影响。建立新型社交关系这事儿,没准有戏。

错过的风险是很可观的,一旦取得突破,回报也将是很可观的。在现阶段,广告收入占据了脸书的大部分营收。但在成为元宇宙公司之后,新“宇宙”中还可能产生新的收入来源,例如贩卖虚拟物品、虚拟服务、虚拟广告位等。扎克伯格表示,人们会为代表自己的虚拟人物购买时尚的服装,或者去虚拟景点游玩。

正如今天的互联网不属于任何一家企业,元宇宙如果成真,也不是任何企业独占的产品。扎克伯格所做的战略布局,仿佛是在重复他2004年创立脸书的过程—捷足先登,抢占市场的制高点。

脱胎于科幻小说的“元宇宙”是一个诗意的词汇。从许多角度来看,元宇宙将是社交科技的终极表达方式。但在短期内,这一概念还不会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腾讯研究院撰文指出:“目前元宇宙的最佳体验场仍在于游戏,从这个准备度最高的C端场景开始,元宇宙或将逐渐走向无垠。”

(图片来源:cnet.com)

另一方面,由于当下元宇宙概念模糊不清又有点玄乎,其曝光增加之后,亦有成为“营销万金油”的苗头。企业纷纷蹭热度,宣称早已布局元宇宙业务,借此吸引投资。

电影《头号玩家》中的虚拟世界“绿洲”发布于2025年。那么元宇宙何时“开放公测”?大概没有人能定下一个具体的日期。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来源: 科普中央厨房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