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链号 >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数字金融必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3点钟资讯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数字金融必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

摘要:关于一些具体的数字货币的形式,他认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高并发与高可靠性,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称之为法定数字货币,其本质依然是法定的数字货币和支付工具。

2020 年 1 月 13 日,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人民日报出版社举办的“数字”研讨会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委员、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行长发表了主旨演讲。数字货币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数字金融必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谈及数字货币时,他表示,数字货币到底会不会重构我们的货币体系,包括中国的货币体系,以至于全球的货币体系,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把所有的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形式都称为数字货币,我把数字货币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所有的法定数字货币,或者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第二类就像比特币、以太币,把它称之为虚拟货币,有的也把它称为某种资产。第三类把它归纳为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在可信任机构数字货币的基础上如果进一步衍生,可能派生在可信任机构的数字货币出全球性数字货币。

关于一些具体的数字货币的形式,他认为关注的焦点应该是高并发与高可靠性,具有法定地位、具有国家主权背书、具有发行责任主体的数字货币称之为法定数字货币,其本质依然是法定的数字货币和支付工具。从 2014 年开始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就已经宣布启动数字货币的研发,但是数字货币可能应用的技术,包括共识机制、分布式账本、区块链、加密算法等技术目前还是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业务高并发的需求。我想主要是因为技术上的瓶颈还没有突破,所以全球还在权衡抉择的过程中,现在还没有做出抉择。尽管这样,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基本上形成了大致的共识,IMF 最近也发布了一些报告,报告表示,很多个国家的中央银行的意见是数字货币有潜在的好处。第一,可以节省现金流通的成本,特别是在偏远而又辽阔的地区,以及在跨境零售支付这样一些场景中,法定数字货币可以有效的降低现金流通的成本,同时也有助于防范假币。第二,可以强化之后社会的公共属性,推进普惠金融。他们认为法定数字货币能够为公众提供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工具,不再需要商业银行的账户,不再需要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第三,法定数字货币可以为数字资产的交易提供端对端可靠支付工具,区块链的智能合约、秘钥等等技术,按照约定的商业条款以及适应的法律自动执行资产转移。第四,可以加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特别是在经济长期衰退的阶段,我们采用法定数字货币这么一个形式,可能比较便于实施负利率等等特殊的货币政策,这个还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在法定数字货币这么一个体系下,我们进行负利率政策会碰到哪些问题呢,可能还要进一步研究。与此同时,中央银行也认为法定数字货币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问题,李礼辉根据一些专家讨论的观点做出了三点归纳。第一,可能削弱商业银行初始的信贷能力和盈利能力,法定数字货币可以有两种发行模式,一种是间接发行,跟我们现在的发行模式是一样的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货币。还有一种,因为法定数字货币架构的特殊性,法定数字货币是直接向公众发行的。不管是哪一种形态中央银行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架构下,它是都可以吸收公众的存款,就会有一个问题,公众的存款它可能会从商业银行流向中央银行,这样的话迫使商业银行提高利率以获得资金留住客户,商业银行的成本就提高了。第二,它可能更加容易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特别是出现经济危机或者金融危机的时候,信任等级比较低的商业银行可能会出现难以控制的数字货币的挤兑,并且引起连锁反应。大家知道在传统的货币发行体制下是现金,某一家银行出问题了只要大银行支持过去,这种挤兑很容易被防止。法定数字货币的存款只要满足条件,取出存款很容易,就会引起某一家银行的支付危机,而且引起连锁反应可能会促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第三,在法定数字货币这种架构下,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调控有更加直接的权力,或者更加绝对的地位。李礼辉认为在法定数字货币的情况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可能大幅度扩张的。前面提到的基本上是各个国家中央银行比较一致的认识,中国的专家对这些问题还要进一步讨论和研究。中国的市场是远远大于其他国家,数字货币对中国来说更加重要。李礼辉认为推出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可能会有一定的过渡性。可能会特别注重传承和替代,及维持现行的货币市场的运行机制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逐步去替代传统的货币工具和支付工具。

下面是李礼辉对央行官员去年做的一些报告和发言的归纳及解读。第一,会选择间接发行的模式,采取双层运营投放体系,我刚才提到法定数字货币,它既可以选择央行到公众直接发行的模式,也可以选择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到公众的间接发行模式。就中国现在的情况看,我觉得还是有比较大的可能是采用间接发行的模式,它维持双层运营投放机制,好处是第一,不必再造金融基础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第二,不必要重构货币发行与管理格局,有利于管控风险。第三不必衔接不同特征的货币发行模式,有利于稳定市场。如果发行模式不一样,两种运行体制必须要衔接,我们选择这种间接发行的模式,跟传统的体系是一致的,这样的话就能够稳定我们的市场。这是大概第一个可能性。第二个可能性,坚持中央银行管理,或者叫中央银行中心化管理的模式,同时采用并行的技术路线。我自己觉得中国是个很大的国家,我们即使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我们也不可能采用去中心的或者说多中心的这么一种管理模式,应该会保持现在的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主要目标在于说要保证货币传导机制的可靠性,保证货币调控的效率。同时因为我刚才提到的现在的区块链技术还无法达到超大市场零售业务高并发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会保持技术中性,不依赖单一的技术,不依赖单一的区块链技术。还有更大的可能,比如说采取赛马的机制,由一些指定机构进行研发,看看市场更需要什么,同时哪一条技术路线能走的更好那时候再来确定。第三,采用“账户松偶合”的方式,替代流通中的货币,替代 M0。我们在座各位手上都有微信、支付宝,我们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绑定一个或者两个我们的银行账户,包括借记卡,也包括个别的代记卡。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必须通过银行才能够进行价值的转移,哪怕微信和支付宝是不需要加密码的支付,但它必须通过银行账户来实现价值转移的。现在的银行账户管理是严格的实名制的管理制度,所以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微信支付也好,支付宝也好,是没有可能实现匿名支付的。但是法定数字货币它可能会采取账户松偶合加上数字钱包的这样一种方式,然后设计中技术官员认为是可以脱离银行账户来实现端对端的价值转移,就可以减轻交易环节对金融中介的依赖,并且实现可控匿名支付,是可控的,由中央银行来把握。比如支付五千块钱就可以匿名支付,超过了 5000 块就可能不能够匿名的。如果在短时间以内有大笔的支付,哪怕每一笔支付数量很小,也可能被列入监控名单。这种可控匿名支付,我认为认为在数字货币的形态下也是容易达到的。还有一个,我们中国的所谓法定数字货币或者中央银行的数字货币选是替代 M0,流通中的现金。这一点跟我们其他国家的推出的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是不一样的,像美国推出的金融机构的数字货币并不着眼于替代流通中的现金,而替代金融交易,金融机构之间的清算是 M1 甚至 M2。在这里头要讨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数字技术构建了一个以信任链接为纽带的支付和生活服务的平台。但我们设计中的法定数字货币,理论上是可以脱离网络,脱离银行实现价值转移,是法定数字货币有别于微信支付、支付宝的优势。但是我认为法定数字货币到底能不能替代传统的货币形式,取代新兴的电子支付工具,成为主要的货币形式和主要的支付工具,最终会是一个由市场来决定的过程。这个抉择条件是会不会更加便捷,流通的成本是否更低,大众是否乐意接受,从而形成具有商业价值的经济规模。谈虚拟货币下面来讨论虚拟货币,我自己觉得我们对虚拟货币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我自己觉得关注焦点应该是去中心化与它的投机性。

虚拟货币其实大家都知道没有实体资产做支撑,也没有足够的信任背书,企事业包括一些小的金融机构推出的所谓的稳定币,它的实体资产到底支撑到什么程度呢? 也没有一个值得信任的全球会计事务所来进行审计,它的信任也是值得怀疑的。虚拟货币既然没有足够的信任背书,又没有信任资产,为什么会在这么多年里头不断的成长?这其实是我们要问的一个问题。我自己觉得它是有经济层面的原因的,我归纳了两个方面。第一,虚拟货币有生存土壤,它是在公有区块链的社区,或者公有区块链技术为架构的虚拟社区中存在的,第一它具有通行网络的治理机制。第二通行发行虚拟货币的激励机制,所以在这些虚拟的去中心化的公有链社区中,虚拟货币是参加者认可的等价物和支付工具,也是他们的工作贡献的一个证明。第二,虚拟货币是有市场需求的,虚拟货币它可以匿名,可以跨境,它是难以管控的,因为它的这些特性它可能会成为资金非法流动和投资的工具。全球有一个很大的暗网市场,有毒品交易、色情交易,这样一个市场它的规模多大,现在谁也说不清楚。在这样一个市场中它需要什么?需要的是地下可以信任,地上难以管控的这样一些支付工具、货币工具。所以我认为像比特币这样一些虚拟货币正是适应了这种暗网市场这一类的地下市场的交易和支付需求。

我们来进一步讨论到底虚拟货币会走到哪里去? 我认为它存在两个很大的问题。 第一就是它的技术性缺陷,刚才我们提到的虚拟货币是在去中心化的公有区块链的架构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样一种架构下它的全网验证是通过超大规格的数据同步,而且各个节点的运行能力也需要平衡。到现在为止不管发展的最好的比特币还是后来居上的以太坊,都不能解决交易效率和规模化应用的问题。第二,存在经济性的问题,或者经济性的缺陷。它因为缺乏足够的实体资产做支撑和信任背书,投机性太重,在 2018 年虚拟货币,比特币最低的价格是 3158 美元一枚,年初最高的价格是 19700 多美元一枚。最低价格跟最高价格之间跌了 84%。另外一个,全球各种各样的虚拟货币它的总市值在 2018 年下降跌幅 87%,我们中国人很多参与比特币虚拟货币的投机交易,应该说大部分人是受损失的。为什么呢?我们看看比特币,大家如果进一步去分析比特币的账户结构,发现它的 40% 左右的比特币是有 1000 个左右的账户来控制的,一千个账户是很容易投机的。去年上半年五六月份我们中国有一个做比特币很好的投资者,也是一个技术专家,他做了比特币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最后也选择了自杀这么一条路。我自己觉得这一块投机性非常重,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说它规模化的问题,现在还达不到,另外一个就是投机性太重。因为这两个原因我自己觉得虚拟货币目前还是难以进入大众化的交易和生活场景。中国对这样一些所谓的虚拟货币交易是严格控制和严格监管的。到去年年底,我们中国有 173 家虚拟货币的交易和融资平台,都已经无风险退出,我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现在来讨论社会全球性可信赖机构的数字货币,关于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它的超主权和超银行。法定数字货币刚才已经提到了,因为法定的地位和国家主权的背书而可信任。其他的任何机构的数字货币要做到可信任必须具备这样一些品质,我把它归类为五个方面。第一,具有公众信任机构的信任背书;第二具有商业价值的客户规模;第三具有高效可靠的金融交易和支付平台;第四,具有可审计的金融资产支撑;第五,具有行政许可的市场准入。

谈 Libra 大家对 Libra 也有一些研究,Libra 是有一些潜在优势,有 21 家的联合的创始机构,信任背书是足够的。第二,这个 20 几家的创始机构已有的客户群体扣掉重复的至少 20 亿。我刚才提到我们的微信支付、支付宝是 10 亿以上,它不是一个独立的货币体系。我们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客户群体基本上是国内的,国外的很少。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中国现在有这么多网络平台,哪一个平台全球的客户最多呢?应该是抖音,抖音可能至少有两三亿的海外客户,也许它还在很快的成长。现在其他的跟支付相关的东西,很少有全球的客户,但是脸书主导着有全球客户,这是他们一个非常重大的优势。还有一个,就是它应用所谓的分布式对等的架构和数字钱包,同时它也承诺以硬资产来保证它的价值。脸书推出的 Libra,明确指出还不能采用去中心化的架构,他们保证五年以后采用去中心化架构。这些东西大部分是脸书说的,到底 Libra 能不能得到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门槛呢?我自己觉得还是会有几个重大的问题要解决的。第一,技术平台的效率和可靠性到底怎么样,就我刚才说的他现在采用的多中心联盟的对等式网络架构到底可靠吗?它的效率能不能达到高并发的需求呢。第二市场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和透明度怎么样?把那么多钱烧进去,我们的钱换成他的天秤币,到底它的透明度怎么样,它的可行性又怎么样。第三合规的管控到底执行什么路径,它的可信度怎么样。其实,我自己觉得 Libra 到底能不能成为全球性的支付和基础设施,成为全球的货币系统关键在美国。在法规之外,到现在为止 Libra 还受到很多质疑,包括美国的政客、政治家、美国政府部门的质疑,在法规之外有什么能打动美国政客、政府,应该是国家的经济金融战略。去年脸书的 CEO 回答了议员们提出的一堆问题,在这个会上脸书的 CEO 强调的四个观点。第一个观点他们推出的 Libra 并不想创建一个全新的主权货币,它只是一个全球的支付系统而已,而且在它的储备金中美元会占最大的比例。第二,这会扩大美国的金融领导地位,以及在世界各地的民主价值观。第三,他说如果美国不进行创新,美国的全球金融领导地位就可能被削弱,就没有保证。第四,中国在技术创新的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美国,部分金融基础设施,指的是微信支付、支付宝,已经领先于美国,美国必须建立更加现代化的支付基础设施。我自己觉得如果说美国试图保持金融霸权地位,他是有可能对 Libra 基于附加限制性条件的行政和准入。比如说要求 Libra 锚定的主权货币里头增加美元的比重,增加一到三分之二左右,70% 左右,以符合美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有可能要求 Libra 遵循美国关于反逃税、反洗钱的规范。我们必须更加警惕的是什么?

全球性的数字货币可能会导致金融颠覆,第一是超主权,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地位本质上是取决于公众的信任,弱小的国家如果说遭遇更大的经济困难,主权货币就可能被超主权的全球货币替代。在某些国家比特币都替代了他们的主权货币,更不要说超主权的全球货币。还有一个是发达经济体的主权货币一般不会退出货币舞台的,更可能成为超主权货币的锚定对象,这样主权货币跟超主权的全球货币之间的主治地位可能会更替。还有一点,我认为全球有可能会出现几个势均力敌的超主权货币体系,此外,就是全球流通的超主权货币也许不会再有明确的国别标签。像 Libra 是在瑞士主设,不在中国主设,重要的是公众认可的全球性的商业应用和数字信任。第二,超银行,Libra 目标是提供可以覆盖全球各个角落点对点、端对端的交易转账平台,形成可以覆盖全国各个角落的金融基础设施。它很有可能从支付清算逐步入口储蓄、资产交易等领域,渗透平民大众的经济生活,就不再需要第三方金融机构和商业银行,可能全面来争夺金融业的市场。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我认为数字货币很有可能重构我们的金融模式和货币体系,这是现实的考验也是未来的机遇。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觉得数字货币在未来的全球数字经济的竞争中一定会居于核心的地位,所以我们中国很有必要抓紧研究发行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的可行路径和实施方案。中国主导的全球性数字货币可以是由央行主导的,我认为也可以是由企业主导的。我们也应该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们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具体架构。我前面介绍的是我的解读,我们这些架构怎么做的更加完善,我觉得我们也要进一步探讨。我们应该立足于中国的数字金融健康发展,加快数字金融制度的建设,加快数字金融标准化的建设,抓紧制定数字货币监管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等等数字金融的制度。第三,数字金融必将进一步强化金融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在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应该积极争取我们的话语权,并努力争取主导权,我们应该加强国际监管的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建立数字金融、数字货币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来源:玖富研究院

免责声明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