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区块链构建的信任?|徐明星谈
时至今日,关于区块链定义的解释依旧是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对于很多普罗大众而言,还没有分清楚什么是区块链,什么是比特币的时候,就已经高喊“ALL IN”口号,一股脑杀入战场。
区块链究竟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明确而统一的标准答案。但是有一点是行业内的共识:区块链的核心在于构建信任。
“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经济学人》提出的这个说法的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基于此,很多人认为,区块链是一个信任的机器,是在完全不信任的节点之间建立信任机制的技术,是利用互联网传递价值的一种价值网络。
区块链技术利用非对称秘钥对交易信息签名,并广播;接着,验证交易信息,组装区块,并形成区块链结构;然后利用共识机制(工作量证明Pow),防止链分叉;最后P2P数据传输,分布式网络存储。
简单来说,区块链代表着记录(交易记录、文档记录等等),不再是由个人、计算机或公司进行这一类工作,而是通过网络代替进行。对这些记录的更改必须经过网络的同意和验证,从而可以避免任意篡改。
“其实去中心化与去信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正是因为要推翻对中心权威担保的依赖,我们才需要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任的问题,而如果无法实现去信任,去中心网络将失去运行的基础。”徐明星表示。
我们对徐明星的这段话进行理解,实际上严格来说,区块链确实实现了“去信任化”,或者“去基于人的信任化”。换个角度说,区块链实现的是“基于代码的信任”。
理论上这种基于代码的信任,是100%的,一旦代码经过一次验证之后(因为写代码的还是人),面向的交互对象就没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了,只有代码。这种信任模型是开创性质的,能够从底层深刻地改变社会运行关系。
在徐明星看来,去信任意味着用技术规则加持信用,通过算法实现自我约束,任何恶意欺骗系统的行为都会遭到其他节点排斥。其在区块链中的本质体现是,所有交易信息可有效确认并客观记录、历史交易可追溯且不可篡改。这主要依赖于前文中提到的非对称密码算法(私钥和公钥)以及哈希算法来实现。
“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自信任的环境下自动安全地交换数据,节省了信任建立的成本;信息通过确认后则被永久记录、不可篡改,极大的提升数据在安全存储和溯源方面的能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
- 世链财经作为开放的信息发布平台,所有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世链财经无关。如文章、图片、音频或视频出现侵权、违规及其他不当言论,请提供相关材料,发送到:2785592653@qq.com。
- 风险提示:本站所提供的资讯不代表任何投资暗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 世链粉丝群:提供最新热点新闻,空投糖果、红包等福利,微信:juu3644。